
網站移址公告
因應文章內容重新編排及功能擴增需求,
本…

中醫如何治療慢性腎臟病?中醫保「腎」指南
泡、水、高、貧、倦
一般慢性腎臟病會遇到的症狀–「泡、水、高、貧、倦」,分別代表著「泡泡尿」、「水腫」、「高血壓」、「貧血」、「倦怠」,可怕的是,通常初期沒有明顯的症狀,通常要eGFR小於30才會有明顯症狀發生,只有透過定期抽血、驗尿才有機會「早期發現」。
台灣慢性腎臟病的六大高危險族群,包括:「糖尿病」、「高血壓」、「嚴重蛋白尿」、「老年人」、「有腎臟病家族史」、「長期服用慢性藥物的患者」,因此,控制好三高等原發性疾病,即是避免腎功能繼續惡化的關鍵!
中醫如何治療慢性腎臟病?
中醫治療理論著眼於每個病患不同的原發性或慢性疾病,自然就沒有一個專門的藥材或處方可以逆轉腎功能惡化,仍必須以患者的臨床表現,辨別患者的證型,找出最客製化的處方。
然而,在臨床上常常會遇到雖然病患的主觀感覺有改善,但抽血報告沒有進步的情況,因此,在有西醫數據作為輔助參考的年代,中醫追求的就不單單只是數據上的改善,而是把目標放在如何延長洗腎患者的壽命與改善生活品質!
腎功能保養指南…

吃中藥傷腎臟嗎?錯!吃中藥還能改善腎功能!
病患A阿伯:「我最近小便有很多泡泡,去醫院檢查,醫生說我腎功能不太好,是不是我最近看腰痠吃的那個中藥害的??」
病患B阿嬤:「我聽那個拉笛歐(Radio/收音機),顧眼睛的藥丸很棒,醫生阿,我可不可以買來吃啊??」
病患C阿姨:「人家西醫說,叫我不要吃中藥,吃中藥會敗腎ㄟ,醫師!真的還假的啊!??」
以上三個典型的案例,就是我們在中醫門診常常會被詢問的問題!
究竟吃中藥會不會傷害腎功能呢!?
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,K先生是一名慢性腎臟病Stage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