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也有惱人的皮膚疾患嗎? 中醫解密:皮膚病灶與腸道的關聯

近日天氣變化較大,氣溫常忽冷忽熱、起伏不定,是皮膚病好發的季節,乾癬、濕疹、蕁麻疹,還有兒童常見的異位性皮膚炎,在中醫門診都不算少見。 前些日子,門診來了一名26歲男性,欲求治困擾他長年的酒糟性皮膚炎,患者表示只要照射到陽光,或是氣溫改變較劇烈,臉部就會發紅發癢,特別集中在兩側臉頰、頭皮、眉間,嚴重時甚至可見塊狀病灶,曾醫師依中醫辯證論治、四診合參,開立中藥,並搭配適當衛教,經過約兩個月的治療,患者發紅、發癢的情況改善許多,塊狀病灶也沒有再發! 在治療過程中,還發現患者本身已有「大腸激躁症」多年,自高中起,幾乎每日三餐飯後不久,即會感到下腹絞痛而須至廁所解便,且常常都是水瀉狀態,患者曾至西醫求診,吃過止瀉藥但效果不佳,無奈只能選擇與之和平共存;但患者自述在吃了調理皮膚的中藥兩周後,發現飯後需解便的習慣改變了,現在每日只需解便一次,大便也有正常的成條狀,此外,排便時間也變得固定在每天早上起床後,而漸漸的皮膚問題也有改善,因此他非常開心,也願意繼續以中藥同時調理皮膚與腸道的狀況。 發炎性皮膚病與你的腸道生態有關! 近年研究顯示,有「發炎性皮膚病」的患者,會比一般人有更高的比例同時患有某種腸胃道疾病,而常見的像是潰瘍性結腸炎(Ulcerative…